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弘扬武术文化 打造太极名城
发表时间:2017-11-07 发布者:张艺山 原创 阅读量:34111

        “练拳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立身中正。”10月16日晚,在市碧莲路上的一家太极养生馆内,市武术名师陈明正在细心地为每位学员正拳架,指导动作要领。从2008年起,陈明就在小区、广场上义务教授市民习练太极拳,退休老人、私企老板、公务员、学生等都曾出现在他的学生队伍中。到目前为止,经陈明辅导的学员多达千人。

        在市武术协会会长张治远看来,数百年来,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在焦作枝繁叶茂、蓬勃发展,离不开像陈明一样的本地拳师的艰辛付出,正是一代代优秀拳师呕心沥血的努力,不计回报地精心授拳,才使焦作的太极拳与太极拳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得以传承发展。

        如今,一些太极拳民间拳师分布在焦作的各个角落,他们长期在黄河滩旁、田间地头、公园空地上教授太极拳,风雨无阻。他们没有工资待遇,没有职称评选,有的只是对太极拳的一片赤诚。为此,自2016年起,市武术协会、市太极拳协会连续主办两届市武术名师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基层的民间拳师,推动焦作武术文化的发展。

        “我们期待借助武术名师推选,调动民间拳师和教练员积极性,推动焦作市武术事业尤其是太极拳事业快速发展。”张治远说。

        在我市,太极拳陈、杨、吴、武、孙、和六大流派和谐共生,而且八极掌、阴阳八卦掌、通臂拳等诸多拳种也大放异彩。2005年,我市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太极圣地”称号。为弘扬太极文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民练太极,共建太极城”的口号。2013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太极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六进”活动。在全市的“十三五”规划中,又把太极拳产业作为焦作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战略。为此,需要更多的武术拳师与太极名家来支撑焦作的太极拳产业。

        为了评选出我市真正的武术名师,评选条件非常苛刻:热爱武术事业、德艺兼备,习武年限在20年以上,且本人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3次以上或获得过省级比赛第一名1次以上;从事专业或业余武术教学工作10年以上,且有稳定的培训或辅导场地;由其本人培养的学生数量累计在500人以上,且培养出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奖以上奖项或在全国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以上奖项;具有武术段位六段以上,或为某一拳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在40岁以上,精通某一武术拳种,积极参与市体育局、市武术协会及市太极拳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其本人在武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

        张治远说,市武术名师评选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焦作民间拳师的热烈响应。如长期在广东汕头市教拳的王希富,听说这一消息后,积极将个人资料传到武术名师考评组。为了参加考评组组织的考核实践演练,王希富推掉当地组织的太极拳大型活动,乘航班赶回焦作参加实践考核,由此可见拳师们对评选市武术名师的重视。

        经过激烈的评选,2016年2月,我市41名民间拳师被授予第一批武术名师称号。

        据张治远介绍,市武术名师的含金量很高。许多被评为市武术名师的拳师去教拳时都会随身携带武术名师证。在安徽合肥教拳的拳师赵庆保、在北京教拳的拳师魏艳君被评上市武术名师后,学员猛增,拳师授拳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民间拳师都来自太极拳发源地,在全国各地授拳本身就有影响力,这次被评选为市武术名师,则是优中选优,拳师的水平更令人信服。”张治远说,“市武术名师的评选间接扩大了焦作太极拳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

        被评选为市武术名师后,并不是一劳永逸。我市武术协会制定了严格的量化指标,一年中,市武术名师必须增加相应数量的学员,一年中公开授课不少于一个月等。

        如今,市武术名师这支队伍逐渐成为焦作武术界一张靓丽的名片。今年2月份,2017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会暨第三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筹备会在焦作召开,80余名市武术名师表演队作为表演嘉宾为大会参会者奉献了一场太极拳专项表演,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4月份,第三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太极拳剑交流活动选拔赛开幕,市武术名师表演队作为嘉宾上台表演太极拳,让参赛者颇为震撼。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