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建平在练拳。 记者 高小豹 摄 “平衡对习练太极拳者至关重要,掌握好平衡才能在锻炼的同时保护好身体和关节不受伤害,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气催行、内外合一,才会具有更好的爆发力。”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会长杨建平做客本期名师大讲堂,针对一些太极拳习练者遇到的问题,从具体动作上对太极拳的平衡作了细致的讲解。 随后,他列举陈式太极拳的几个经典招式,用最直接最实际的方法谈起了自己的感受。首先,他以陈式太极拳起势为例说,要自然站立脚尖向前,目视前方,心平气和调整呼吸做到最舒适的状态,含胸拔背(即两侧肋骨内收,四、五、六腰椎的关节上下对拉)然后垂直下坐,这就是坐桩(身体的中正平衡)。坐桩时檀中穴要松,小腹内收,丹田后移,松腰后两侧的肌肉,这就是寻轴——寻找轴心(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要从S形走向形成上下相对垂直状态),当左脚一起,虚实已分,就从无极进入了太极。 “先要找到轴心然后再分两仪,身体的阴阳平衡就开始运动开来。左脚打开时要以脚跟脚掌脚尖起,再以脚尖脚掌脚跟落,然后移重心、下沉、调息,就开始了在运动中保持轴心中正的运动(移动中的中正平衡),丹田内收,双手拇指领劲内旋一个胸腰折叠劲自然起落。起势下坐时双手要随着身体的高度下滑,身体下沉时肩才能沉下来,才能引起胸腔和腹腔的内气转换。”杨建平说。 在做金刚捣碓时,他表示,金刚捣碓的平衡用的是太极以丹田为核心的八面支撑,即上下左右四正劲,四个斜角四隅劲。上下中正,左右平衡,四隅劲均匀。前推后撑,腰劲先动再转换,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把最大的力量发挥出去。同时,注意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转换的动作不要太大,而要注意角度,所有的动作当你停下来时身体都是平衡中正的在一个方向。开步时重心脚要下沉预压固膝,开出步后要扣脚固气,手上的劲走任脉从手到肘到肩到胯到丹田,转掌后气走督脉到命门到后背到肩到肘到手又回到丹田。抬手抬腿的距离是对等的,松胯坐实,落手时顺着胸前让气顺畅的下到丹田。 “做懒扎衣动作时,本式主要走四隅劲的平衡,要以气催形,带动双手拇指领劲一个逆缠打开再一个顺缠合手开步,腰转带动手转松胯打开,右手打开时棚劲要足,转掌气沉回正,在自己的角度看不要立掌。”杨建平说,同时要左手自然落至腰间,以中指贴着身体旋、缠、落、推、沉。手到脚到身法才为妙。这时步法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新老学员不同进行选择,一种是脚尖向外,膝盖朝向脚尖的方向的丁字步法适合新学员或腿部力量不够的人;另一种是在转掌时脚尖内扣一字形的步法,胯走圆形适合老学台练功时用。腰胯要求先左旋后膝盖领劲通过胯根传到膝关节,膝关节领劲后又回到胯上,右胯沉左胯松回正下沉。 “做单鞭时要用小臂肱骨的合劲,气贴背,后缠前旋后沉下,沉下一是让气回到丹田保持中定劲,二是保护膝盖,重心腿下压后再开步。重心腿沉得越实,膝盖保护得越好。开步大小以能开能收为基准,借助开步弹回的劲,左手棚、旋、转、合、移、开、沉,整体坐下,移重心时脚尖内扣,两臂四个力点要平衡(两腕两肩)。”杨建平说。 ●名师档案: 杨建平: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中国焦作陈小旺太极拳术研究会会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协会焦作办事处主任、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幼随陈小旺、陈小星系统习练陈式太极拳、器械、推手,师出名门,数十次获得国家级大赛冠军。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疑释惑。 |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