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国际太极拳日”正式设立!焦作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发表时间:2025-11-12 发布者: 阅读量:1


△大会现场


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3月21日为“国际太极拳日”。据悉,此项议题由中国发起,获得与会国家一致支持。

决议指出,拟议的3月21日恰逢春分节气,彰显出太极拳具有的平衡与和谐理念。太极拳作为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人类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包容和性别平等、推动交流互鉴以及助力和平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太极拳于202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中国传统健身方式。其核心理念——平衡、和平、和谐共生与相互尊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的宗旨使命高度契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大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3日举行,大会将确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两年的主要工作方向。


相关链接


黄河岸边、旭日东升。金色光影下,白色长衫随风舒展,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学员演练太极拳,宛如一幅水墨丹青。这幅水墨丹青里的中国功夫,正是发源于焦作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


清风岭上的陈家沟,因太极拳名播四海。2007年,温县相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片

以此为契机,焦作市构建了太极拳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太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推动小村庄里的“太极传奇”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法治护航。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实施《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为太极拳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人才培养。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把太极拳师纳入全市人才管理和发展战略;举办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多所高校开设太极拳专业。


搭建平台。连续举办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让世界了解太极拳价值,品味太极拳神韵。赛事活动以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品牌为核心,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


推广普及。在全市开展太极拳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六进”活动,编写太极拳普及教材,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太极拳课程,在海外建立培训点和教学基地。


标准制定。我市组织专家团队挖掘、收集、整理太极拳历史文献,建立完整的太极拳数据库;制定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办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创意无限。太极拳“数字女孩儿云曼曼”教你太极功夫、《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动画绘本精彩上线、太极拳公益创意系列短片《别急有太极》总阅读量“1亿+”……

图片

黄河岸边孕育的“太极传奇”,还在书写着最新鲜的故事,太极文化正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太极拳发源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自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也常来切磋。8月23日,2025年“企业家杯”全国太极拳比赛在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北京、江苏等7个省市的54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同场竞技,以武会友,切磋技艺。


如今,太极拳全球习练者达数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


黄河滔滔,太极翩翩。曾经秘不传人的家传武学,从黄河岸边的小村走向世界舞台,又带来全球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黄河岸边的太极故事推陈出新、绵延不绝,那种浸润在陈家沟土地里的太极气韵,鼓荡起一条神奇的文化纽带,见证万水千山,驰骋星辰大海。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