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河南省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
发表时间:2021-09-13 发布者:焦作市体育局 转载 阅读量:34657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病预防和身体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原建设目标贡献力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南,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健康城市创建为依托,以基层社区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功能,通过立体构建、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加快推进以理念、组织、活动、设施、人才、科技等为重点的体卫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人民更加健康夯实体育之基,为中原更加出彩奠定健康之基。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推进项目覆盖全省,初步建成覆盖城市社区的全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8.5%,居民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三、 融合重点

(一)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理念融合

树立“身体好、心理好、品德好”的健康理念,结合每年5月份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月、8月8日全民健身日、健康中国行等各类健身健康主题活动,依托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宣传载体,传播科学健身知识,传授健身健康技能,大力宣扬“运动是良医、健身是良药”观念,引导人民群众从单纯依靠被动治疗的“治已病”到主动健身的“防未病”转变,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和自我预防疾病能力。

(二)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组织融合

建立“大体育”“大健康”全域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健身组织与卫生、健康、康养等社会组织协作,推动健身与健康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区域联动、部门联合、组织联手”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鼓励在城乡社区开展指导、咨询、活动、康养等健身与健康融合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向健康指导服务站点的功能转变,国民体质监测站(中心)向运动健身指导站(中心)的角色转变,探索体质健康检测和身体健康体检融合并轨,不断拓展健康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三)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人才融合

加快健身与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把健身与健康人才培养纳入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体育与卫生、健康、康养等人才的融合培养机制和培训机构。依托健身与健康融合工作培训机构、基层体育文化综合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推进体育、医疗、康养等从业人员掌握健身健康融合知识,形成跨行业、跨部门人才合作、培养、使用、管理、考评、激励机制。各级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制定复合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通过交叉培训、资源互补,共同培养能够制定运动处方的医务工作者和能够指导运动处方安全实施的健身指导员人才队伍。卫生健康部门对体育部门的专业健身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员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推动其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打造结构优化、针对性强、专业素质高的健身健康指导员队伍。体育部门对卫生部门的全科医师、专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开展运动处方、体质状况测评、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让医务人员能运用运动健身的专业知识服务患者。

鼓励街道、社区聘用运动健身志愿者、职业健身教练员、退役专业运动员、健身达人等从事群众健身健康指导工作,不断壮大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

(四)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科技融合

建立河南省健身健康融合人才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研究深度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围绕健康素养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积极组织全民健身、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养生、营养健康等方面专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河南省运动健身处方库。

借鉴智慧城市理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立我省国民体质检测数据、健康体检数据和运动处方数据等资源共享的应用机制,建设国民体质检测与健康体检融合的大数据中心,搭建河南省健身与健康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健康体检、体质测评、健身指导、健康咨询、运动伤病防治、数据查询、购买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通过集成健身健康的数据应用与共享,增进数据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健身与健康检测数据的关联价值,助力健康管理与智慧中原的大数据融合,实现城乡居民体质与健康电子档案全覆盖。

(五)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融合

将体质健康管理纳入居民健康管理内容,在社区居民原有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上,增加体质测定结果、个体化分析意见、运动指导方案等内容,将居民体质检测数据与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系统。

探索将国民体质检测体系纳入健康体检项目,支持各级医疗体检机构开展体质健康测定、运动风险评估、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运动促进健康方案等服务。支持各体检中心开展“运动处方门诊”项目建设,为健康体检人员增加体质检测和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内容,将医学体检、健康教育、体质状况测定、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内容进行全面融合、体卫联动,实现对体检人员的教育、预防、诊疗、指导、改善和健康促进的一体化服务。

(六)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设施融合

支持建设健身与健康融合的慢病预防智慧服务项目。鼓励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健康驿站”,配备一体化的体质检测仪器和健康体检仪器等设备,为居民提供体质健康测评、常规体检项目检测、健身指导方案、健康咨询等便利化公益服务,把慢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服务落实在群众身边。

支持建设健身与健康融合的非医疗干预项目。整合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健身指导员等资源,探索在城市社区建立集运动健身、健身指导、健身咨询、健康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健身与健康融合服务机制。试点开展社区“运动健身服务站”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培训社区医生、培训健身指导员、发放健身消费券,以及在社区公共(闲置)用地上建设组合式智慧健身仓等举措,构建社区慢病运动干预体系。通过筛查社区慢病人群、联合制定非医疗干预运动处方、强化运动干预动态监测、实施运动健身计划等举措,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减少慢病发病率,打造社区非医疗干预慢病防治的示范项目、精品项目。

(七)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融合

各级体育、卫生等部门要共享资源,利用健身健康主题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健康义诊、健康教育、科普宣传等载体,积极开展健身健康促进活动,推进健身健康促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鼓励各地结合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持续性强的健康品牌赛事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健身健康需求。

鼓励大力发展广场舞、健身操、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引导各类健身活动向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转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与卫生、健康、精神文明等相关活动互相结合,增加健康元素,逐步培育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社交良好的新型健身健康促进活动品牌。

(八)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产业融合

发挥运动健身在健康促进、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将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有机整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健身健康融入到产业规划、市场布局、企业运营、品牌推广等过程中,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以健身休闲、中医保健、康复疗养、宜居养生为特色的健身健康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健身健康产业项目。鼓励开发健身健康技术装备、健康检测设备、便携式健身产品等,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机制。各级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要提高站位、加强协作,建立健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推进机构和联合调研、会商、评估工作机制,明确对接部门和联络人等事项。体育部门做好制定实施计划、设计推广项目等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制定支持政策、协调资源调配、配合项目实施等工作,共同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级体育、卫生健康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谋划各具特色的实施项目,积极探索服务群众、行之有效、利于推广的体卫融合新举措,努力构建群众身边的健身与健康融合的慢病防治与健康服务新模式。

(二)完善政策引导。省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制定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场地、活动、组织、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融合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健身健康领域的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各级体育、卫生健康部门要注重与相关法规规章的统筹衔接,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规章制度,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撑。

(三)制定激励措施。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激励办法,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先进典型和重点项目可给予资金支持,对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中的深度宣传、项目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塑造、健身健康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等给予表彰。对各级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激励健身健康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

(四)严格监督评估。省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建立联合会商、定期督导、综合评估机制,加强对体卫融合相关工作的指导评估。委托第三方社会结构,定期对深度融合中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社会满意度调查。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