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生在练太极拳。 记者 高小豹 摄 |
“任何一种拳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不断吸收其他拳术特长进而融合为一体的文化演变过程。太极拳创立以来,其发展过程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日前,市武术名师刘连生做客本报名师大讲堂时,就太极拳的精要练习与文化发展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刘连生自幼学习武术基本功,先后苦练猿仙通背拳、阴阳八卦掌等拳术,后又深入系统学习陈式太极拳。在他看来,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位于河洛文化腹地,深受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刘连生说,太极拳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有的传统武术和功夫,说到底练的都是攻防——就是通过特定的拳术道路,反复练习人对进攻与防守的意识反映、动作协调等应变能力。而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拳,就是在拳术、拳法、拳论中集聚了最顶端也是最基本的攻防理论运用。从这一点上来说,武术之间不分拳种,其拳理都是相通的。”刘连生说。在他看来,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这些,与他所习练的猿仙通背拳、阴阳八卦掌中的闪展腾挪、开合攻防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在太极拳发展历史上,历代许多太极拳宗师都把太极拳与其他拳术结合起来习练。刘连生说,事物都是发展中的事物,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吸收新生的时代发展元素,进而自我完善,实现传承。
“太极拳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融合各种文化精髓的过程。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太极拳要在攻防、康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除了不断优化自身的拳术套路与理论知识外,还要深入吸收其他拳术拳种的精华,经千锤百炼进而实现拳术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才能永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造福。”刘连生说。
●名师档案:
刘连生,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武术名师。1960年出生于中站区西冯封村的一位武术世家,5岁时,跟随其大伯刘思绪学习武术基本功,后经名师指点学习太极拳,并逐渐领悟太极拳真谛。多年来,刘连生义务举办太极拳、太极剑等培训班200多期,其培训的学员达1800余人次,他所带领的团体在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40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20个。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解惑释疑。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