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发表时间:2020-05-12 发布者:办公室 转载 阅读量:34194

目前,太极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和传播,人们逐渐将其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太极拳更是被人们作为抗击病毒、提高免疫力的锻炼项目。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与他的团队经多年研究发现,习练太极拳对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方面有很大的效果。新冠疫情发生后,武汉方舱医院的护士带着大家一起习练太极拳,这项缓慢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患者康复。

“慢阻肺最大的困扰就是气促,一方面是过度通气,呼吸急促,需要调整呼吸。另一方面,肌肉的力量不够,特别是下肢肌无力,需要加强。我们多年来习练的太极拳就具备抑制慢阻肺这两大特点。”5月8日,市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市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谷慧玲说。

她表示,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结合中医导引吐纳术以及中医经络学说而创编的阴阳开合、刚柔相济的一种拳术。其特点是通过螺旋缠丝的运动形式“非圆即弧”“处处走螺旋”,从而起到疏通经络的健身作用;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将意识与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术,具有技击与健身两大功能。

“太极拳在健身方面,主要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的反馈影响;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强健肌肉,畅通经络,有利于气血通行。”谷慧玲说。

据介绍,太极拳在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的反馈影响方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个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对慢阻肺患者从心理、身体都有良好的康复作用。

“肺是人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下纳于肾是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肾纳气,则气沉丹田,肾不纳气则上浮胸中而喘,习练太极拳要求周身放松,气沉丹田,而且不喘。”谷惠玲介绍说,太极拳锻炼的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膈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人体的供氧量,同时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呼吸与动作始终是配合的,调整着气体的交换,改善了慢阻肺的呼吸急促。

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螺旋缠丝运动,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纤强,尤其习练过程中一直处在半蹲式状态中,下肢肌肉得以很好的锻炼,增加了肌肉的力量,对于慢阻肺起到了很好的康复作用。

“练拳到一定程度,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感,中医针灸学认为,这就是经络打通、经气运行的表现,打通微循环,提高免疫力。”她说,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远不止这些,它不仅对慢阻肺有很好的康复作用,而且在当今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居家习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增加抗病毒能力,为彻底战胜疫情都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