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体育健康
快乐健身过五一
发表时间:2020-05-06 发布者:管理员 原创 阅读量:34185

 

 

五月,正是锻炼的好时节。

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虽然因为疫情放弃了远行的计划,但他们走出家门,开启运动健身模式,在各体育场、公园、游园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畅快。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论是公园、广场、街心游园,还是社区健身站点,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健身大军,从城市至乡村,到处都有人们锻炼的身影。徒步、慢跑、跳广场舞、骑车、轮滑、打太极拳……各种运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

5月1日9时,市太极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准时对外开放。经过测量体温、验证绿码等程序后,数十名篮球爱好者有序进入场内打球。

自3月18日,市太极体育中心室外田径场、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限流开放以来,每天都吸引了许多市民进场运动。

有序、合理、安全,是体育场地开放的重要原则。市太极体育中心室外篮球场工作人员介绍,室外篮球场严格按照市体育局相关要求对场地进行消毒杀菌,最大程度保障入场人员安全。篮球项目每场人数全场不得超过10人,所有进场人员都需要进行体温测量、扫健康码,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场地。

“因为疫情,我都快仨月没打球了,可憋坏了!现在有球打,太爽了!”刚刚和小伙伴们打了半个小时篮球的市民小李一边擦汗一边与记者分享着重回球场的喜悦,“这几个月运动很少,但是饮食没有减少,腰腹胖了一圈,游泳圈都出来了。”小李精心计划了五一小长假期间的锻炼减肥时间表。

室外田径场为青少年体育考试训练提供了场地。张黎泽是市第十二中学的高三学生,他和他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铅球训练。张黎泽告诉记者,高三体育考试有1000米、立定跳远和投铅球几个项目。其中铅球要求要投9米才算达标,他现在的成绩还不够,放假这几天准备突击训练一下,争取能够达标。

“这是疫情期间我第一次在室外锻炼身体,太不容易了!”在跑道上进行了几组折返跑后,市实验中学一名王姓初三学生气喘吁吁地对记者说,“由于防疫需要,自己过去3个月只能通过线上体育课居家锻炼,强度明显不够,我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体育考试,这一次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同学们就在小长假突击训练一下。”

室外田径场还有不少热爱健身的周边居民,市民孙庆宏一口气围着400米跑道跑了5圈,他对记者说:“疫情发生前我经常来这里跑步,因为疫情防控有两个多月没来,没地方跑步真憋屈,现在又能跑步了,特高兴!”

记者注意到,室外田径场排队入场的市民必须戴口罩,入场后市民可根据情况取下口罩。室外田径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跑步和打篮球是需氧量很大的运动,参与这样的大运动量运动时,佩戴口罩会造成呼吸受阻,易产生憋气等现象,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出现胸闷、眩晕等症状,所以必须取下口罩进行跑步和打篮球。如果市民进行健步走等需氧量较小的运动,可以戴口罩。

5月3日,我市迎来了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不过,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住健身爱好者的脚步。

当天早上,记者在市人民公园看到,很多市民来这里健身,有跑步、打羽毛球的,有打太极拳、练剑的。家住市委北院小区的张女士戴着口罩在进行健步走,她每天都会通过步行来减肥和健身。在该公园的一处健身站点,记者看到在健身器械上,人们做着蹬车、扭腰、仰卧起坐等各种运动。

在市大沙河体育公园室外体育活动广场,每天来健身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这个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我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器材数量最多的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的青睐。5月4日上午,市民张先生一家五口人驱车来到这里游玩。“这里虽然离市中心较远,但环境好,孩子非常喜欢儿童健身区的健身器材。”正陪孩子在玩跷跷板的张先生说。

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的生活。采访时,许多市民都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的重要性。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