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阳区文旅局在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体育工作,对照责任目标,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构建良好全民健身氛围,推动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了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山阳区体育场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全区9个街道办事处、53个社区(村),全民健身路径203套共有健身器材1809件,社区健身设施配套率达100%,19个村农体工程实现全覆盖,城区10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建成。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区级全民健身活动和参加省、市全民健身活动。依托“迎新春全民健身线上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健身活动和大型健身展示活动。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工作,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辖区街道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组织行政村篮球爱好者参加焦作市第十四届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区登记注册健身站点225个,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气功协会、武术协会、门球协会、跆拳道俱乐部等体育协会和俱乐部近20个,三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4193名。加强“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标准化建设,健立体育保健咨询制度,提供健身指导处方,引导群众科学健身。
体育产业健康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山阳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山阳区有游泳馆10家、健身房16家、台球厅11家、体育类培训机构25家等。
体育项目稳步推进。山阳区以“生态运动、休闲游憩、人文传承”为主题,将传统的户外运动与体验式旅游、全民健身结合在一起,倾力打造体育项目。
解放区: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近年来,解放区在市体育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持续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壮大体育队伍,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建立了政府主导、体育牵头、社区主办、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全区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开展。
拧紧“总开关”,强化全民健身工作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把体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力推进政策落实、财政支持、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场地建设等工作,有效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建强“主力军”,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骨干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共注册体育健身辅导站196个,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等协会组织14个,组建文体志愿者队伍30余支,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3624人,常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群众达5万余人,不断壮大社区(村)体育活动力量。
筑牢“主阵地”,搭建全民健身活动平台。建成文体广场45个、“省运惠民”示范工程1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塑胶篮球场14个,门球场10个,社会足球场6个,南太行登山健身步道20公里,配备体育健身器材300余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5㎡,实现了辖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选树“好典型”,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发展。评选出一大批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积极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搭建平台,有效提高了辖区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水平。
擦亮“金名片”,致力打造全民健身活动服务品牌。组建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体育服务网络,经常性组织开展社区、楼院、家庭等多层面体育活动,做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展示、全年不断线”。积极组织参加承办国家级、省级、市级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区级赛事活动20余场次。
中站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站区始终坚持以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目标,围绕加强体育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体育事业发展彰显初步成效。
积极增加投入,促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已形成“10分钟健身圈”,街道、村(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已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达到2.01平方米,全区有大型体育健身公园3个、文体活动中心1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老年多功能运动场1个,街道健身工程9个、全民健身路径64个、晨晚练点59个。据统计,目前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0%。
利用基础设施,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中站区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了中站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构建面向群众的体育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村(社区)、各晨晚练点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网络,目前全区有健身站点65个,其中健身气功活动站点 11个,太极拳站点23个,群众活动蓬勃开展。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区综合性运动会,每年开展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百乡千村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以单项体育协会为依托,举办了篮球、乒乓球、大众健身操(舞)、太极拳、健身气功展示;连续举办两届中站区篮球联赛;以学校为载体,开展了小学生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田径运动会等赛事。
加强队伍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大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
积极实施“体育扶贫、健康脱贫”工作。近几年,中站区在市体育部门的支持下,为辖区为13个贫困村累计申请健身器材26套,扎实做好贫困村体育设施建设。同时,每年为贫困村培训至少两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各贫困村组建至少一支健身队伍,为体育扶贫、健康脱贫提供优质服务。
马村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近年来,马村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主题活动,完成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任务,推动全区各项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努力开创马村区体育工作发展新局面。
不断完善十分钟健身圈建设。十年来,马村区投资1700万元分别建设了公共体育场、户外活动中心、马村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投入500万元对老旧设施进行维修维护,以“零距离、贴近式、便民化”服务为目标,实现辖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全民健身组织实现全覆盖。不断推动全民健身组织建设,目前辖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均成立体育总会、老年体协,健身组织实现全覆盖。每年开展多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目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已达1178人,分布全区各个领域,积极协助区文广旅局开展各项群众体育活动。切实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根据市体育局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每年均完成国民体质监测任务2000人次。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社区、楼院、家庭等多层面体育活动,做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展示、全年不断线”。每年“全民健身月”,均组织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气功、健身舞龙、拔河、毽球、健步走、跳绳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达到了10000余人。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工作,同时组织辖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等进行“走基层送健康”服务。每年都组织开展马村区农民篮球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激发群众的健身热情,鼓励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让全民健身工作实实在在的火起来。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谱写示范区体育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体育事业发展,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全区6个乡(镇)、街道均已成立体育组织,并配备有专(兼)职体育干事,建立体育健身站点114个,形成了以村(社区)、各晨晚练点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网络。
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区4个社区、104个行政村,共有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公园3个(大沙河体育公园、苏家作体育公园、沁泉湖公园),5人制足球场8个,人工草坪门球场1个,二代智能健身器材6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8平方米。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百乡千村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了迎新年元旦长跑等品牌运动。以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太极拳、广场舞、健身秧歌、健步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体育健身服务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定期对群众进行健身气功、广场舞、太极拳等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充实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积极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指导群众科学有效健身,广大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体教融合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校园开展技能传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加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力度,挖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潜力,丰富赛事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目前该区共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个。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孙军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