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珍惜机遇 珍惜荣誉 再立新功 再创佳绩 焦作竞技体育重装再出发
发表时间:2023-10-13 发布者:焦作市体育局 转载 阅读量:34228

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上,焦作培养输送的4名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勇争第一,获得3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也为家乡赢得了荣誉;

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焦作代表团以金牌138枚、总分6484分、社会组总分995的优异成绩,均排名第三,位列全省第一军团,实现了本届省运会综合成绩位列第一军团的目标;

4年多来,我市累计向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00多名,获得世界冠军5个,亚洲冠军4个,全国冠军15个,河南省冠军654个;

全市创建综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国家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6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所……

过去一个周期,伴随着这一串串数字,焦作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面对新的周期,焦作竞技体育将继续砥砺前行,继续发扬“忠诚担当 自立自强 敢于拼搏 敬业奉献”焦作体育精神,重装再出发,努力在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征程中彰显体育担当、贡献体育力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9月8日上午,市长李亦博在市会议中心亲切会见我市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希望希望广大体育健儿珍惜机遇、珍惜荣誉,持续刻苦训练,不断精进技艺,努力在新的赛场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引领带动各类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更大激发怀川儿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焦作实践的志气勇气底气,为奋力谱写焦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在十四五期间,为确保我市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前列的目标,市体育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奥运争光战略,紧盯“奥运有牌、全运增金、省运领先”的目标,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加快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后备人才基础,打造“一流”省市联办基地。近年来,焦作市着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发展,健全制度,科学布局,市体校连续5届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田径单项基地,市篮校连续2届被命名为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市水校连续2届被命名为河南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022年,我市又成功创建了游泳和篮球两个项目省市联办后备人才基地。

——发挥传校示范作用。市体育局在130所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开展篮球项目的学校有50余所,建立固定训练点20余个。目前,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业余训练规模达到1000余人,形成了梯队层次科学的后备人才基础。

——各训练单位训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高素质,执教能力突出的教练员,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近年来,我市先后培养输送了篮球名将张茹等17名CBA、WCBA球员和娄佳慧、丁佳美、牛冠凯等一大批“国字号”优秀运动员,累计获得世界比赛冠军16个,亚洲比赛冠军8个,全国比赛冠军124个。2021年,运动员张茹、陈佳敏参加了东京奥运会。2022年,张茹获得女篮世界杯亚军,娄佳惠获得女足亚洲杯冠军,这是中国女足时隔16年重登“亚洲之巅”。2022年,我市篮球和游泳项目共向国家队输送观察、集训运动员2名,向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40余人,跨项输送至河南省射击中心飞碟项目观察集训运动员14人,参加青少司“大个子”训练营9人。

新目标引领新征程

奥运有牌、全运增金、省运领先,这是新时期焦作竞技体育的新目标。

为保障这个一战略规划的实现,市体育局作出决策,让我市的体育后备人才在省运会上崭露头角,持续加大向上输送力度,让我市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全运会、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从省九运会开始,我市的竞技体育一直高居省内领先地位,立足全省,我市的竞技体育有着辉煌历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不仅各个项目覆盖齐全、业训网络完整,而且还有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练员队伍,更有着一大批争金夺银、为市争光的优秀运动员。

为实现新时期焦作竞技体育的新目标,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我市竞技体育将坚持“以高水平运动带动发展”的理念,以多为国家输送奥运人才为着眼点,全面提升青少年训练工作的层次和目标,把发展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切入点,带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竞技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引领者,在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面小康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当前我市竞技体育谋求创新发展的时刻,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我市竞技体育将坚持“以高水平运动带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开展“学冠军、做冠军,我为焦作体育添光彩”等活动,让忠诚担当、自立自强、敢于拼搏、敬业奉献的精神在焦作体育人身上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让体育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孙军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