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重干 争先出彩 奋力开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发表时间:2025-03-05
发布者:焦作市体育局
转载
阅读量:587
2月28日,2025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4年全市体育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体育系统系统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全力推动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奋力开创我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过去的一年,全市体育事业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体育强市、健康焦作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体育工作意义重大。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四高四争先”,坚持“四个聚焦”,助力“三十工程”,深入开展体育“四个重要”的创新实践,实施“八项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增强执行力、创新力、影响力,充分挖掘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助力文化传播中的多元价值功能,深化拓展“‘三合五全’赋能体育出彩”党建品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发青少年体育发展活力,推动“体育+”跨界融合,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快体育强市、健康焦作建设,为我市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体育力量。2024年,全市各级体育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务实重干,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创新实施“三合五全”(思想契合、人员嵌合、业务融合;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工作全示范)”党建工程,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效,引领党员干部在推动焦作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走在前作表率,党建工作与体育事业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体教融合工作经验成为典型在全省做交流。体育宣传考核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市体育局被评为河南省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模范机关”“提案承办先进单位”称号……今年,全市体育系统将继续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拓展“‘三合五全’赋能体育出彩”党建品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的领导体现到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中,为建设体育强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破解体育改革发展难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强化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组织保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党的纪律教育,真正使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转化为日常遵循。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促进干部实干担当。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尽享体育发展红利,是体育部门的初心和使命。去年,坚持体育惠民,聚焦民生幸福,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焦作市成功入围第一批河南省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建设名单(全省4家),沁阳市、温县、博爱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名单(全省共9家);体育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全市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三;全面实施体育网格化服务,科学健身指导更加精准。——高质量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年建设不少于6个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推动12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居民提供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少于2.3万人次。落实市定民生实事,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提升行动及体育惠民工程,升级“10分钟健身圈”,更新健身器材500件、“国球进公园”智能室外健身器材300件,建设多功能运动场15个、健身驿站4个,建设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公园1个,打造口袋体育公园50个,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进公园活动。——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积极申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创新举办南太行山地越野赛、马拉松比赛等赛事活动。认真办好2025年焦作市全民健身大赛暨第二十一届市直机关运动会。继续办好全民健身日、三山同登、重阳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太极拳健身大赛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真正把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切实提升体育服务水平。持续加强城乡社区(行政村)体育服务网格化建设。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健身大讲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打造服务品牌,把科学健身指导送到群众身边。推广“运动促进健康”理念,加快构建“一中心多站点”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完成解放区、山阳区社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站建设,推动体卫融合工作走深走实,积极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大各类基层体育人才培养力度,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更好地发挥体育助力精神文明和乡村振兴的作用。少年强,则中国强。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市的根脉,也是城市的脸面和名片。去年,焦作竞技体育续写辉煌。全年向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221人,获得国际赛事冠军5个、亚军2个,全国比赛金牌55枚、银牌32枚、铜牌35枚。运动员王浩宇携队友参加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获得第4名,取得2004年以来我市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积极组建省运会参赛队伍,全年新增注册运动员3300余人,高质量精准选材117人。今年,市体育局将继续围绕竞技体育人才为本的思路,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夯实竞技体育发展根基,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基础支撑建设。全力备战省十五运会。完成省十五运会队伍组建工作,做好省队焦作籍运动员跟踪保障工作,力争更多运动员参加粤港澳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科学优化训练项目布局。抓好田径、游泳、乒乓球、划船、篮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建设,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省市联办重点后备人才基地。加强省运项目管理,篮校增设排球项目、代管体操项目,水校代管羽毛球项目。强化新兴项目培育,探索在市体育场馆中心建立新型青少年体育训练阵地,开设霹雳舞、轮滑、攀岩、跑酷等项目。建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体教融合,争取出台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政策,充实体育师资人才库。加快推动县区体校转型发展,孟州市、修武县要争做全省新型青少年体育训练阵地第一批试点,建立学训及输送渠道畅通、层次清晰的训练网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发挥体育师资共享中心、体育科技中心、金牌教练员工作室、重点后备人才基地的作用,为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提供支撑。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重点办好2025年焦作市传校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活动,搭建青少年展示体育技能的平台,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面。去年,市体育局广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余场次,积极承办省级以上高水平赛事20余项,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体育活动,拉动消费约8000余万元。这是我市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我市积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了焦作市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40余个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得到推介;持续推进中原水上国民休闲运动训练中心项目、南太行健身步道项目、青少年综合训练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发展体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市体育局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搭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沿南太行户外运动产业。推进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构建完善的山地户外赛事体系,开发山地越野、山地骑行、房车、极限运动等项目。培育户外运动市场主体,吸引户外运动装备企业落户焦作建设体育产业园。着力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推动体育市场主体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竞争力、影响力。着力打造大沙河水上运动产业。谋划建设中原水上运动中心,以皮划艇、桨板、赛艇、动力冲浪竞技水上项目布局,带动龙舟赛等群众体育发展,推动水上职业比赛、专业训练、运动体验、健身休闲、旅游观光、水上运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集聚。着力打造特色赛事产业。打造焦作马拉松、九九国际登山节等有一定规模、可持续、有潜力的赛事活动品牌,完善以太极拳为引领,以自行车、篮球、游泳、射箭、田径等为支撑,以轮滑、滑板、攀岩、冰雪等时尚运动为补充的赛事产业,以赛兴城,以赛促产。着力打造体育服务产业。充分利用市体育中心和太极体育中心两座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资源,推进焦作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健身中心、太极大酒店等配套项目建设,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余次,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全省位列第三,实现“10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赛事活动出圈出彩,着力发展赛事经济,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体育活动,促进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拉动消费约8000余万元;“体育+”多领域融合发展,体育产业总规模达61.56亿元,体育产业单位达3173个……去年,市体育局深入推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开展,在持续完善“体育+”工作体系中,推动了体育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出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为“体育+”跨界融合发展描绘出一幅多彩的画卷。今年,市体育局将持续完善“体育+”工作体系,同时立足焦作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着力打造焦作体育品牌,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全力打造世界太极城。办好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争办全国太极拳公开赛(河南赛区)等国家级赛事,协助办好第一届国际太极拳科学大会,打造知名城市IP。深入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创新组织“云端”太极拳教学、直播,加强太极拳技击研究,传承弘扬、开发推广太极拳文化,影响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和推广太极拳。——精心打造全国篮球城。积极承办高水平篮球赛事活动,举办好第十五届篮球文化节,营造浓厚氛围,让更多人参与、感受篮球的魅力。发挥篮校“全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作用,加强篮球人才培养,擦亮全国篮球城市名片。——着力打造“一县一品”特色赛事。各县(市、区)在积极组织开展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基础上,要立足当地优势,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商体旅融合发展等方向,因地制宜,挖掘体育资源,积极创办适合区域发展、富有特色的自主IP赛事和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提升“一县一品牌”的赛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