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气象台2025年7月15日9时30分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高新区所辖乡镇和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午后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泼洒在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各个训练场上。当城市被热浪包裹,大多数人躲在空调房里避暑时,这里的一千余名运动员正冒着酷暑,进行省运会前最后一个夏训,在田径场的塑胶跑道上、重竞技馆的训练毯上、射击馆的靶位前……他们与高温较量,与惰性对抗,让“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句老话有了最鲜活的诠释。
当日下午五点,重竞技训练房的摔跤场地已如蒸笼般闷热。10多名古典跤运动员正在进行对抗训练,“砰砰”的摔打声此起彼伏,训练毯上布满汗水,几乎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教练员白二军的声音穿透喘息声:“不要犹豫!动作要快,把握时机!”他的T恤早已湿透,紧紧贴在背上,却丝毫没有停下指导的脚步。
楼上的柔道馆里,同样是热气蒸腾的景象。每一名队员脸颊上的汗珠顺着下巴滴落在垫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一丝不苟地按照教练员的指导要求进行训练。“站着不动都能流汗,更别说高强度对抗了。”市体校训练科科长于海洋对记者说,今年参加夏训的运动员有1000多名,除了各项目的重点队员外,还有一些业余训练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仅5、6岁。训练时间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安排,一天训练时间基本在4个小时以上。
于海洋告诉记者,夏训期间,运动员保持着全天集训的高强度训练,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也在随之提高。为保障夏训期间的后勤服务和安全卫生,特别是在预防中暑方面,学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确保运动员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射击馆里的“热度”另有一番光景。20多名队员身着5公斤重的皮质训练服,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让他们像裹在盔甲里。“内衣、毛衣加皮衣,一年四季都这套装束。”教练乔雁滨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队员们瞄准靶心的专注身影,“一天练下来,汗水能顺着裤腿流进鞋里,脱下来能拧出小半盆水。”
田径场的塑胶跑道在烈日下泛着白光,地表温度50℃以上。田径队的运动员们正在训练,为了给队员补充水分,中长跑队和竞走队每天都会推着一车水到训练场,队员在训练期间通过往身体上浇水达到降温的目的。“来,往头上浇点水!”田径队主教练员张鹏喊道,队员们拿起水瓶往头上一浇,水珠顺着头往全身滚落,“规定跑15公里,有的孩子非要冲18公里。”张鹏眼里满是疼惜,却也藏着骄傲,“竞技体育没捷径,就看谁能扛。”
举重馆里,杠铃与地面碰撞的闷响震得人耳膜发颤;拳击馆中,护具撞击声伴着“出拳!防守!”的指令;游泳馆内,浪花翻涌间,小队员们的划水声从未停歇……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各个训练场地重复上演。其实,他们大多是十来岁的孩子,有的甚至更小,他们不仅需要完成每日的体育训练,还要学习文化课。可是他们没有打退堂鼓,没有叫苦,他们眼中有光,心中有梦,在这场与烈日和汗水为伍的挑战中,苦练本领,决心在2026年省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家乡争光!
来源:焦作日报 孙军、赵改玲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