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全民健身
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发表时间:2019-11-13 发布者:办公室 原创 阅读量:34507

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按照《国民体质监测规定》的要求,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1]。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2874个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幼儿园、行政村中抽取了459,184 人,其中,3~6岁幼儿51,159人;7~19岁儿童青少年(学生) 227,259人;20~59岁成年人155,054人;60~69岁老年人25,712人。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公布如下[2]:

一、国民体质基本状况

(一)国民体质单项指标情况

1、幼儿

表1 2010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年龄组

(岁)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坐高

(厘米)

胸围

(厘米)

皮褶厚度(毫米)

上臂部

肩胛部

腹部

3

101.2

16.4

58.1

52.5

8.5

5.2

5.3

4

107.1

18.1

60.8

54.0

8.5

5.3

5.6

5

113.7

20.5

63.8

56.0

8.6

5.5

6.2

6

118.6

22.5

66.0

57.5

8.8

5.9

6.9

3

99.8

15.7

57.3

51.2

9.1

5.6

5.9

4

105.9

17.4

60.0

52.6

9.2

5.7

6.3

5

112.4

19.5

63.0

54.2

9.3

5.9

6.7

6

117.0

21.1

64.9

55.5

9.5

6.2

7.3

表2 2010年全国3~6岁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2、儿童青少年

表3 2010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表4 2010年全国7~19岁儿童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3、成年人

表5 2010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表6 2010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1)

表7 2010年全国20~59岁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2)

4、老年人

表8 2010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表9 2010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二)国民体质达标率

1、全国总体水平

201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3]"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为88.9%。3~6岁幼儿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2.9%,20~39岁成年人为88.4%,40~59岁成年人为87.6%,60~69岁老年人为86.4%。男性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88.3%,女性为89.4%。城镇人群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比例为91.5%,乡村为84.7%。

2、各省(区、市)水平

各省(区、市)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在78.9%~96.1%(表10)。

表10 各省(区、市)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

(三)国民体质综合指数[4]

1、全国总体水平

2010年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39,其中, 3~6岁幼儿为102.03,20~39岁成年人为102.28,40~59成年人为99.98,60~69岁老年人为98.78。男性为99.69,女性为100.77;乡村为99.84,城镇为100.81。

2、各省(区、市)水平

各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的总体水平在106.18~93.71之间(表10)。

表11 各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

二、国民体质变化情况

(一)单项指标的变化

1、幼儿(3~6岁)

与2005年相比较,2010年3~6岁幼儿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1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等指标有所提高,男性提高幅度在0.7%~3.4%之间,女性在0.7%~3.7%之间。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安静心率、体前屈、网球掷远等指标有所降低,男性降低幅度在0.9%~6.7%之间,女性在0.1%~7.4%之间(图1、图2)。

2、成年人(20~39岁)

与2005年相比,2010年20~39岁成年男性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背力和俯卧撑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2%~5.2%之间;选择反应时、肩胛部皮褶厚度、安静脉搏、握力、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1%~9.1%之间(图3)。

女性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8.0%之间;选择反应时、安静脉搏、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背力、握力、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6%~5.2%之间(图4)。

3、成年人(40~59岁)

与2005年相比,2010年40~59岁成年男性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肺活量、收缩压、舒张压、选择反应时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2.3%之间;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腹部)、安静脉搏、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1.0%~5.1%之间(图5)。

女性的身高、体重、臀围、肺活量、胸围、收缩压、腰围、舒张压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2.3%之间;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腹部)、坐位体前屈、握力、安静脉搏、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3%~9.9%之间(图6)。

4、老年人(60~69岁)

与2005年相比,2010年60~69岁老年男性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2.4%之间;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腹部)、安静脉搏、握力、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0.6%~6.2%之间(图7)。

女性的身高、体重、上臂部皮褶厚度、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胸围、肺活量、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2%~3.2%之间;腹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闭眼单脚站立、安静脉搏、握力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1.3%~6.9%之间(图8)。

(二)国民体质达标率的变化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增长1.7个百分点。3~6岁幼儿增长3.0个百分点,20~39岁成年人增长0.3百分点,40~59岁成年人增长2.0个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增长2.0个百分点。男、女性分别增长0.9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城镇、乡村分别增长1.0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与2005年相比,全国有14个省(区、市)达到 "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有所增长、9个省(区、市)持平、8个省(区、市)有所降低。

(三)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的变化

2010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比2005年降低0.36个百分点。幼儿增长0.06个百分点,20~39岁成年人降低0.39个百分点,40~59岁成年人增长0.39个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降低0.84个百分点。

与2005年相比,全国有13个省(区、市)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有所增长,18个省(区、市)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有所降低。

三、国民体质主要变化特点

(一)身体形态的变化特点

1、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

2010年,幼儿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平均数比2005年均有明显增长,体重增长幅度最大、胸围等围度指标增幅次之、身高等长度指标增幅最小。自2000年以来,我国幼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按照我国颁布的BMI[6]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2010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二)身体机能的变化特点

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成年人肺活量、台阶指数和老年人肺活量,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但与2000年基本持平,表明2010年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

(三)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

1、幼儿身体素质呈持续增长趋势

2010年,幼儿多数年龄组的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略高于2005年的水平。自2000年以来,我国幼儿身体素质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2、成年人力量耐力持续增长,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呈持续下降趋势

反映力量耐力的俯卧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的平均数,自2000年以来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年,成年人的身体素质中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平均数略低于2005年,更低于200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纵跳、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等指标平均数则低于2005年,高于2000年。

3、老年人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力量素质有所降低。

(四) 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持续上升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有所增长,这种增长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人群中均有所体现。同时,与2000年体质监测结果比较,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说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注:

[1]监测对象要求身体健康,发育健全,无先天、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挠性瘫痪、聋哑、痴呆、精神异常、发育迟缓等),以及急、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性、高血压等),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完成简单的身体活动。

[2]本公报数据为基本数据,详细结果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3]国家体育总局等10个部门联合于2003年颁布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适用于3~6岁,20~69岁国民个体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与评定;综合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7~19岁的儿童青少年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可参见"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公报"。

[4]是反映人口体质总体综合水平的无量纲动态的相对数。以2000年为基期,数值为100,数值越大表明体质水平越高。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类共计20项指标组成,依据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质特点,各选用6~9个指标。基础数据采集的是总体或局部总体人口各单项指标的平均数。计算时,根据各指标在人体体质评价中不同的作用程度对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同时对局部人口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不同进行加权处理。

[5]不含7~19岁年龄群。

[6]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千克/米2),评价标准: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1]

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 . 2015-08-26


© 2016-2023 焦作市体育局

单位地址:焦作市丰收东路168号

办公室电话:0391-3933192 邮编: 454003

电子信箱: jztyj@163.com

豫ICP备09036211号网站标识码:4108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79号